2020年“诺亚1号”苗种再助大闸蟹养殖行业转型升2020-01-22 13:46:15

2019年大闸蟹养殖行业转型升级已经全面铺开,市场对于大闸蟹标准化、生态化越来越重视,而科学养殖离不开好的苗种的支持,在市场上只有规格大、质量优的大闸蟹价格坚挺、销路畅通。作为普通蟹农来说唯有养优质蟹、养精品蟹才是抵御市场风险的必由之路,而良种恰恰是河蟹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2020330日,“诺亚1号”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关键技术和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座谈会在江苏射阳举办,以共同探讨优质蟹培育、河蟹无抗生态养殖、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管理、微生物制剂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应用等内容,本次座谈会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河蟹新品种“诺亚1号”严格以销定产、坚持质量第一,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育苗的每一个环节,自投放市场以来就受到广大蟹农的好评。2020年初春气温比往年偏高,亲蟹挂笼也从去年的20194月初提前到了20203月下旬,为了让广大蟹农了解“诺亚1号”亲蟹的繁育情况,现场交流蟹种培育和成蟹养殖技术。

与会人员首先来到了“诺亚1号”中华绒螯蟹良种繁育基地参观亲蟹挂笼现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一到基地就详细询问了本次寒流是否对亲蟹造成了影响,在得知影响不大时又仔细察看了笼子里亲蟹受精卵的发育情况。


育苗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五母以上亲蟹一万八千多只,同时拥有一定数量六母亲蟹。像这种大母蟹有效受精的回捕率在70%左右,进了笼子后的死亡率还有5%10%,比如一个笼子里放20只母蟹,死掉一两只是常有的事。一只6母的亲蟹产45斤大眼幼体还是可以做到的,主要取决于密度是否适宜、营养跟不跟得上。许多苗场考虑到单位育苗水体的产苗量,挂笼密度各不相同,我们育苗场是以质量为主、产量为辅,比如亩产达到80斤。通常一只笼子放1 520只亲蟹,这并不意味着不要产量,而是在中等产量的前提下追求更优的质量。蟹苗的质量好了,价格就能保住,主要还是考虑到信誉,只有让养殖户把苗拿回去后养得好了,才会再来拿苗,不仅如此,声誉好了,还能吸引新的客户来拿苗,这是我们的宗旨。”

“营养的投入也不一样,可以不管是南通如东还是盐城射阳,舍得喂丰年虫的苗场是很少的。去年我们场丰年虫就喂了接近两吨,起到了一个营养强化的作用。而很多育苗场主要是喂轮虫,如果轮虫供应跟不上的话,就用淡水溞类和代用饵料投喂。丰年虫的成本比轮虫高出很多,合到20多万元一吨。我们一般亩产大眼幼体80-100斤左右,今年育苗池共400亩,加上饵料池在内总共800亩,今年的大眼幼体总产量能达到3.5万-4万斤。”

现场参观结束后,专家和养殖户还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主任河蟹亲本是越大越好吗?——河蟹的群体遗传学解析。

母本的规格不应是蟹苗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亲蟹的来源很重要。普通育苗场大多是从养殖户处收购大规格河蟹作为亲本,这两年有越选越大的趋势,但是河蟹是低等动物,遗传稳定性差,专业的育苗场必须要能做到专业保种、专业选育,才能保证后代的优良性状不分化。如果一只成蟹塘5公、4母点大多数就是好塘,而只能出几只七母、八母,其他规格一般,对蟹农来说不能说是好塘。“诺亚1号”河蟹新品种的亲蟹分别来自于诺亚公司常州基地、淡水中心阳澄湖基地和扬中基地,每年都经过选育保种,以保证长江系中华绒螯蟹的优质性状。
第二,以前都提倡一只公蟹配三只母蟹,其实我认为一只公蟹配两只母蟹比较合适。受精充分的卵质量好,第一次变态的成活率高。亲蟹的营养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后代的生长、成活、规格。
第三,养殖成蟹的规格大小与亲本规格不是唯一关系,亲本规格只占1/4,从遗传学上来讲,基因型不是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大母本规格大,但是后代在抗病等方面可能存在劣势。成蟹口感与亲本关系也不是太大,水体环境和饲料营养关系同样很大。中心阳澄湖基地和扬中基地一般选择5母和5.5母,后期管理只要到位了,5公和4母的比例可以达到60%。

江苏常州武进水产技术推广站孙东亚高级工程师:优质扣蟹培育技术

1.水花生及水草管理:早期水花生扎根在池底生长快,大量生长后池水不易流通。5月下旬开始,将水花拨起,实行漂浮生长。根据水花生生长情况,一般7月和9月各整理水花生一次,移出过密的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扣蟹规格均匀。轮叶黑藻和尹乐藻随着小苗的长大,会被蟹苗吃完。李氏禾只要饵料充足,能和水花生一起生长到后期。生产过程中如发现水花生发黄,开花、生长不快,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饵料不足,小苗以水花生根为食,二是缺少肥料,可以通投饯和施肥解决。
2.水质管理:大眼幼体放养时,水深在40cm左右,随着水花生的生长,逐步加水,正常养殖期间,水深一般在一米以上。整个养殖过程要密切注意水质指标,一般二天测定一 次。特别是氨氮和亚硝酸盐两个指标,发现超标及时降解。养殖过程中,每周使用一次有益生物菌和改底产品,尽量做到水质和底质良好。扣蟹养殖池常常密集蜕壳,溶氧不要低于5mg/l,生产中微孔增氧机一般处于常开状态,水车增氧机看溶氧情况开启。
3.老头蟹的控制:一般每亩老头蟹数量在20到100千克,规格每千克30-50头。密度高相对老头蟹少,每亩放大眼幼体1-1.5千克,是较合理的密度。采用调整饵料营养来控制老头蟹数量的方法行之有效。5到6月,7期幼蟹之前使用高蛋白饲料,并且以动物蛋白质为主,蛋白含量42%。7月到9月中旬使用低蛋白饲料,蛋白含量34%,并以植物蛋白为主。9月下旬开始使用优质高动物蛋白饲料,蛋白含量42%,并提高脂肪含量。这样蟹苗营养积累充足,利于越冬,成蟹养殖成活率高。老头蟹的捕足,9月下旬,有老头蟹出现,用地笼捕捉,地笼的笼梢网目1.7厘米×1.7厘米,这样正常蟹苗穿过网目,仅捕捉老头蟹。老头蟹会以小苗为食,所以捕捉要及时彻底。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周刚研究员:新冠疫情下,河蟹产业将如何突破困局

第一,活下去才有机会,怎么活下去,一定要控制规模、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扩大养殖面积,更不要借钱。
第二,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在保证质量的有提下,不要一味追求高产,要控制亩成本,省下来的钱都将会是你的利润。
第三,维护好你的下家,经常沟通和交流,在严控产量的同时找好销售渠道,要确保70%的产量有着落。不要把销售不当回事,没有销售养殖就是零。
第四,今年的疫情下空闲时间较多,养殖户要善于学习、拓展思路,比如俄罗斯等国的出口禁令势必会有一些国家跟着效仿,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比如饲料价格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蟹农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养殖结构。
第五,河蟹养殖至今已经有一千多万亩的养殖面积,高速发展之后势必会遇到一个瓶颈期,对于一个行业来讲这是正常现象,蟹价没有那么高了、利润也没有那么大了,所以良种、良法是必然趋势。目前,良种利用率大约20%不到,近些年随着竞争的激烈,一些育苗场推出的大母本我认为是一个卖点,真正的成蟹塘里是没有那么多的大母本的,有也不一定能有。4.5母到5.5母已经足够了,关键是要认准一个诚信、质量有保证的育苗场。未来趋势上,工厂化、集约式育苗和无病毒苗种将是发展的方向。

蟹苗市场,说到底是良心产业!蟹苗市场上大亲本苗种真真假假,种质良莠不齐,各种宣传铺天盖地,让大家不知所措。亲蟹挂笼现场观摩是一个苗场和蟹农之间建立信任的过程。“诺亚号”亲本的选种工作,历经1个多月的大规格优质亲本选种,从规格到形态,到发育成熟度,紧接着集中营养强化培育,科学的雌雄配比、制种交配,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诺亚号”繁育团队的辛勤与汗水。“阳澄湖基地、扬中基地专业的“诺亚”保种场,专业的选种标准、专注的选种态度” 是这种信任的最好诠释。